• Share
  • 買保養品還是理性點比較好
  • 活麗皮膚科診所/漂亮101皮膚科診所 / 吳佳真醫師
  • 百貨週年慶又到了,新聞上呈現一級戰區化妝保養品專櫃前,再度擠滿愛美心切的女士們,爭先恐後地搶購特惠組。同時間卻又爆出另一則新聞:某號稱瑞士品牌產品的代理商涉嫌購入廉價原料、自行調製,偽裝成進口貨販售,一瓶成本只要二、三十元的保養品,卻動輒賣到上千或甚至上萬!

    此案件讓人驚訝的,除了黑心商人的無良外,還在於那些買到假高級保養品的貴婦們,不是應該一個個都是見多識廣、幹練精明,怎會如此輕易上當?對花錢不手軟的她們而言,保養呵護皮膚可以不惜代價,區區幾萬塊只是小錢,但劣質、品管差、可能造成傷害的保養品,不管富不富有,在上頭花一毛錢都嫌多。當然不肖商人在各產業都有,只是化妝保養品的消費特質存在許多操弄空間,讓它更容易變成為此種欺騙行為的溫床。

    上館子,我們可以很容易從環境、提供的食物、服務水準…等,在心中算出CP值。超值的,會再上門並推薦給親友;不優的,可以抗議、投訴或至少不再光顧。消費者眼睛是雪亮的,沒人想當冤大頭。但在化妝保養品即使消費者眼睛是雪亮的,卻有很多事情真相是她(他)們很難簡單了解的。其宣稱的內容及功效是否屬實,光這點就很難確認了。即使偷工減料、粗製濫造,只要做好行銷還是會有很多消費者不明就裡的購買。於是不良廠商才能夠連連得手,若非調查員試用後皮膚過敏感覺內情有異展開調查,這不肖商人不知道還可以從中謀取多少暴利。

    醫療的最高指導原則是「Do No Harm」,在化妝保養品也應是如此。在研發生產產品時,功效理應不是廠商最需要在意的事,會不會造成皮膚的傷害才是重點。畢竟,保養品效果好不好短時間內根本看不出來,即使用完後覺得無效也都是好幾個月以後的事了,也很少有消費者會因此提出抗議、要求退貨。然而皮膚一旦因為使用到劣質或黑心產品發生副作用,那就得不償失了。試想,如果那位不肖代理商,以品質尚可的平價原料替代,要輕易發現還真的很難。換言之,消費者不惜重金買下的產品,卻沒有足夠的依據去判斷,購得的產品究竟值不值那個價。

    仔細研究各大品牌的保養品廣告,你會發現,它們賣的,與其說是商品本身,還不如說是一種氛圍感覺。擁有無瑕美肌的女星、女模在鏡頭前巧笑倩兮,這真的是擦了保養品的效果;還是人家本來就天生麗質;還是打光PS修圖的技術好呢?亦有廠商以數據增加說服力,但所謂「百分之XX的消費者使用後感覺皮質變緊緻」、「XX分之一的消費者感覺斑明顯變淡」…等証言,其實都很難經過嚴謹的科學考證。「感覺」本來就很主觀,而且還可能只是來自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如果不想盲目相信自吹自擂的廣告、櫃姐的推銷之辭,靠櫃試用總可以吧?然而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頂多只能感覺到產品的質地、觸感、香味,並無從證實其功效。保養品當然不至於完全無效,只是它有廣告裡宣稱的那麼神奇嗎?我們花那麼多錢,是否該錙銖必較一下,到底買到的是青春、是美膚,還是在分擔廠商的廣告費、代言費、華美的包裝、行銷成本?

    很多病人問我,昂貴的專櫃產品真的有比開架商品好嗎?說穿了,專櫃跟開架品牌的同類產品,成份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都是一樣,剩下幾個百分比的差別,或許是一些很珍貴、很稀有的成分,但並不代表就會有扭轉乾坤的神效,而大多只是促銷、宣傳上的著力點罷了。我常舉一個例子,如果今天有廠商無聊到把鑽石磨成粉,加入保養品裡,然後賣你一瓶好幾萬。沒錯這產品的確會很貴,但問題是,把鑽石粉加進保養品裡幹嘛?對皮膚保養根本沒有實質意義。上述例子聽來或許無稽,但就是有許多廠商利用類似的手法在賣商品,消費者對某些成份趨之若鶩,卻鮮少有人去細究那些饒舌拗口、聽過就忘的萃取菁華對於皮膚的實質意義?宣稱有效跟實質有效是差很多的。

    所以,面對病人的疑問,我常會反問:妳買保養品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想要基本清潔及保溼,開架的或許就夠了;如果想要的是花大錢後心情愉悅、寵愛自己的感受,那麼專櫃產品才比較有其價值。肌膚保養分成很多層次,美麗健康的皮膚,不是光靠塗塗抹抹就可以,跟遺傳、運動、均衡飲食、不煙不酒、防曬、正常作息、心情愉悅…等皆有關,把過多重心放在化妝保養品上,而忽略其他面向,就像吞進一堆健康食品就自以為能抄捷徑得到健康、免除病痛一樣。保養其實愈簡單愈好,搞得太複雜,輕則無效傷荷包,重則徒增皮膚負擔,或甚至引發過敏或皮膚炎,根本是揠苗助長、得不償失。

    當然,不必因為單一事件就成為驚弓之鳥,一竿子打翻一船優良廠商。只是,透過這則新聞,消費者不妨可以思考調整一下自己對化妝保養品的觀感跟期待。愛美有理,但別因為這個自我寵愛的心理,讓自己成為奸商眼中的肥羊而不自知。

    本著醫師專業的社會責任,藉由皮膚專家健康網站的設立 提供更貼近民眾對於肌膚照顧資訊的需求
    本網站由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