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are
  • 『正確認識螢光劑』
  •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 / 邱品齊 醫師
  • 最近「螢光劑」的相關新聞經過報章媒體的大幅報導不但增加了它的知名度,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及討論。為了要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標準檢驗局及消基會常常會公告生活用品中是否含有螢光物質的檢測報告,內容舉凡從襯衫、玩具、浴巾、內衣褲到咖啡濾紙、面紙、餐巾紙及濕紙巾都曾報告過。這一連串的報告也使得很多人相當恐慌,擔心這些螢光物質會造成健康上的不良反應,但它的真相到底為何,大家的擔心是否正確,以下將為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螢光反應及螢光增白劑

    在了解螢光增白劑之前, 希望大家能夠先記住一件事, 也就是螢光反應並不等於螢光增白劑。當物質受到紫外線照射時,其中某些特殊的化學鍵會被紫外線激發,而後被激化的能量如果轉換成肉眼可見的可見光釋出,這就稱為「螢光反應」。其實在大自然界當中有相當多物質會產生螢光反應,如植物中的葉綠素,或是蝦蟹的甲殼素,甚至於常喝的綠茶,調味用的醬油,在照射到紫外線後都會有螢光反應,這是屬於天然螢光反應(Natural fluorescence),這是物質本身的特性而且完全是無害的。所以在螢光燈下會呈現螢光反應的物質並非都是螢光增白劑,這點大家一定要先了解。


    而我們常稱的螢光增白劑(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Fluorescent/optical brightener或whitener),其實就是利用化學物質的螢光反應來改變物質的顏色觀感,譬如說加在洗衣精中的螢光增白劑是一些經由紫外線照射後會放出藍光的物質,由於藍光跟黃光是成互補色,於是會讓原來偏黃的衣服或紙張纖維呈現潔白及鮮豔的視覺感,而這些物質才是現在媒體上所指的螢光增白劑,目前最常用的就是Diamino stilbene sulfonate及Distyrylbiphenyl的相關衍生物。


    螢光增白劑的相關規範
    目前國家中僅有針對「可遷移性螢光物質」有所規範。可遷移性螢光物質的意義就是指所添加的螢光增白劑會藉由洗滌、啃咬、流汗或是碰觸而轉移到人體皮膚或黏膜,依目前規定有些日常生活品如食具、尿布、衛生棉當中是不可檢出有可遷移性的螢光增白物質。


    然而由於螢光增白劑在動物毒性測試中並無明確造成急性傷害,或是長期致癌性的傾向,且這類成份對於皮膚的刺激或過敏性也是相當低的,所以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家尚無將螢光劑納入強制性管理的規定。而目前很多人所認知螢光劑對於人體的致病變性,其實是跟漂白劑或者是跟其他結構相似的毒性化學物質搞混了;而很多人所提到的螢光劑對於皮膚的刺激或過敏性反應,則可能是跟產品內同時所含的香料或防腐劑(或甲醛)所造成的反應搞混了。這樣的話生活中要如何做才能避免用到可能的危險用品呢?詳細了解產品上面有關成份的說明、參考專責機構的測試報告及選用具有良好品牌形象及信譽的產品都是很重要的。


    就螢光增白劑所造成的社會關注可以看出大家對於日常生活中所會遇到的化學品有越來越強的求知興趣,其實無論是天然的也好合成的也好,現在大家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化學物質實在越來越多,而這些物質的長期安全性的確值得大家來重視。其實任何的化學成分都有其安全的濃度範圍,如何以客觀正確的心態及方法來檢視及了解這些物質,如何訂定出對於廠商及消費者都能雙贏的法律規範,這不但是政府相關單位及研究機關的責任,更是目前社會大眾的深切期盼。

    本著醫師專業的社會責任,藉由皮膚專家健康網站的設立 提供更貼近民眾對於肌膚照顧資訊的需求
    本網站由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