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are
  • 抗癌標靶藥物的皮膚病變及治療
  • 林口、台北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 / 楊志勛醫師
  • 由於生活型態改變及環境污染的增加,癌症已成為十大死因的首位。目前癌症治療方式大多仰賴手術、化學治療以及放射線治療。其中「化學治療」有如玉石俱焚的地毯式轟炸,把好、壞細胞都殺死,容易產生嘔吐、掉髮、白血球降低等副作用。近年來基礎醫學研究突飛猛進,許多癌細胞內部的訊息傳遞調控分子都逐漸被了解,新一代的抗癌「標靶藥物」也因此開發上市。標靶藥物就像導彈能精準阻斷癌細胞生長。由於其副作用較低,是癌症患者化療之外的另一選擇。

    標靶治療藥物雖為癌患帶來希望,但其療效非百分之百。有些人只延長幾個月壽命,花費卻高達幾十萬、上百萬元,部分患者也會產生腹瀉、高血壓、心律不整、疲倦與虛弱等副作用,因此並非所有患者都適用。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標靶藥物在干擾腫瘤細胞生長時,皮膚角質層常出現異常反應,雖然大部分並不嚴重到危及生命,但有時仍影響生活,抗癌治療因此被迫中止。以下將介紹不同標靶藥物的皮膚不良反應。

    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阻斷劑(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EGFR)
    本類的標靶藥物主要是將EGFR訊息傳遞路徑做阻斷,抑制酪胺酸酶,進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主要是用在治療肺癌、大腸癌、乳癌等。又可以區分為兩大類藥物:

    A.單株抗體大分子藥物,如Cetuximab (Erbitux,爾必得舒)、Trastuzumab (Herceptin,賀癌平),這些可抑制細胞膜外的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
    B.小分子藥物EGFR抑制劑,如Gefitinib (Iressa,艾瑞沙)、Erlotinib (Tarceva,得舒緩)、Lapatinib (Tykerb,泰嘉錠)等,可進入細胞內部。
     

    這類標靶藥物,最常見是痤瘡性皮膚變化。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病患會在臉部、頭皮、前胸、後背出現有如青春痘般,又痛又癢的皮膚紅疹,在臉部雙眉或鼻周會同時出現脫屑泛紅的脂漏性皮膚炎。此大多數的病人都會在服藥後兩週後開始出現相關症狀。這是因為表皮生長因子訊息傳遞路徑被標靶藥物阻斷,毛囊周圍的角質細胞出現分化及代謝異常,造成角質堆積,阻塞毛孔,形成毛囊炎。所幸這類痤瘡性皮膚變化有可能自行好轉,初步先加強患部皮膚清潔及防曬,使用不含皂、不含香精的溫和洗面乳,輔以痤瘡口服或外用藥物治療,或再合併外用類固醇藥膏來治療。嚴重發炎時須要停止標靶藥物。

    除了痤瘡性皮膚變化以外,甲溝炎也很常見。通常在服藥4~8週後,手腳指甲周圍會出現紅腫疼痛,有時甚至化膿,爾後出現紅色肉芽組織增生,磨擦後極易出血。平常可以使用凡士林或者護手霜來保養指甲及周圍的皮膚,但出現紅腫後,就需要給予口服消炎藥、抗生素及外用藥膏,若有肉芽組織就須電燒或硝酸銀燒灼的局部治療。
     

    在年紀較大,或是先前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使用標靶藥物後較容易出現四肢脫屑、皮膚乾燥發癢、有如異位皮膚炎的變化,摳破皮後甚至會引起細菌感染。勤擦保濕乳液,避免風吹日曬是預防皮膚乾燥的不二法門,若出現皮膚炎就須要尋求皮膚專科醫師協助治療。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服用這類的標靶藥物會影響皮膚毛囊,髮質會變脆,頭髮生長速度變慢,有時甚至掉髮,有些患者會由原本的直髮變成捲毛,睫毛變翹變長。 其餘和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相關的皮膚症狀包括光敏感、口腔黏膜發炎潰瘍等。非常少數的病歷報告出現嚴重藥物疹而危及生命,例如史帝文強生症候群及毒性表皮壞死。


     

    酪胺酸脢路徑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matinib (Glivec,基立克)主要是用在治療腸胃道間質癌及血癌。研究指出基立克的使用者有22%會出現皮膚疹,有60%左右的人會在眼眶附近發生水腫。所幸大部分的皮膚疹是暫時性且不嚴重。較特殊的是服用基立克後,皮膚、毛髮會變白。

    Sunitinib (Sutent,紓癌特)、Sorafenib (Nexavar,蕾莎瓦),主要是用在治療腎臟癌及肝癌。這兩種藥物容易產生「手足皮膚反應」,尤其在亞洲人種可達40%。腳底、腳指、腳外側等受壓處會出現紅斑,角質化厚繭(雞眼),甚至水泡。由於皮膚疹相當疼痛,患者會無法走路。如果出現在手指或手掌,患者會疼痛到無法拿筷子、湯匙,影響生活甚巨。治療方面,須在使用標靶藥物前即叮嚀患者不要穿著太緊的鞋襪、衣服,避免劇烈及長時間運動,也不要走太遠的路,不要讓腳部承受太重的壓力。手掌腳底可塗抹乳液來軟化舊角質、修剪厚繭、穿著氣墊鞋或軟底鞋。若有疼痛紅腫或水皰時先予冰敷,並尋求皮膚專科醫師協助治療,此時須考慮減量或停用標靶藥物。

    其他皮膚反應包括了掉髮、皮膚乾燥、皮膚搔癢,發生比例大約10%,勤擦保濕乳液、避免風吹日曬或以局部類固醇藥膏治療。若出現脂漏性皮膚炎,頭皮癢、頭皮屑增生,可以使用專業性的煤焦油洗髮精。

    一般相信,未來20年,癌症標靶治療將逐漸取代傳統化療。癌症的治療相當辛苦,在患者使用標靶藥物的治療期間,除了腫瘤專科醫師外,皮膚科醫師也非常樂意提供專業的意見來處理惱人的皮膚問題,一起協助患者度過抗癌的路程。 
     

    本著醫師專業的社會責任,藉由皮膚專家健康網站的設立 提供更貼近民眾對於肌膚照顧資訊的需求
    本網站由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