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are
  • 隱翅蟲皮膚炎
  • 新光醫院皮膚科 / 羅婉心醫師
  • 夏日炎炎,一陣大雨過後,總會出現幾位病患因為皮膚突然出現的紅腫、刺痛、甚至糜爛的皮膚病來求診。仔細觀察這些人的皮疹,呈現不規則分布,有些在臉上、脖子上、手臂或腿部,病人有嚴重的刺痛、灼熱感,皮膚呈現如被嚴重燒燙傷般的發紅,並常常呈現水泡或糜爛的情形。這是典型的隱翅蟲皮膚炎。

    隱翅蟲為一種屬鞘翅目(Coleoptera),隱翅蟲科 (Rove Beetles)之甲蟲,因其翅膀不明顯而得名。體長約1公分寬約0.2公分,約肉眼可見,狀似白蟻而身體為橘黃色,頭、胸及尾部為發亮鐵青色,腹部是黑黃色相間的環紋(如圖)。隱翅蟲喜好出現在炎熱夏季的雨後,主要在每年的4月至10月出沒,棲習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由於本身有趨光習性,所以常在晚上會飛到有燈火的地方,再加上體型小,所以可以輕易地穿過家庭門窗或紗窗進入室內。

    隱翅蟲皮膚炎並不是被其叮咬而造成的,而是皮膚接觸到隱翅蟲體中的隱翅蟲素,即使只有短短的10-15秒,就會產生嚴重的類似強酸灼傷的反應,這是一種特殊的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在1~2天之內皮膚就會出現線狀、斑片狀或混合型紅腫斑塊,並帶有燒灼及劇癢,同時伴隨有水泡、膿泡及潰爛,水泡約在第四天最明顯。大約七到八天左右水泡乾涸漸漸結痂痊癒,但之後留下的色素沈澱卻會持續好幾個月。在較為嚴重或沒有處理好的傷口,可能還會併發細菌感染。

    由於隱翅蟲有趨光性,預防方法包括就寢時不要開燈,在野外活動時,請穿著遮蔽性衣物或使用驅蟲液,若是看到隱翅蟲停在皮膚上時,千萬不要用手拍打,以免接觸到大量蟲液。若不幸接觸到隱翅蟲,可以用清水沖洗接觸部位,若有皮疹出現,建議就醫,醫師會給予病人外用藥膏來減輕發炎及預防細菌感染,並依症狀處方必要的口服止痛止癢藥以減低疼痛及搔癢感,主要是傷口的照護,由於可能還有些許隱翅蟲素殘留在皮膚上,所以小心不要摩擦搓揉或刻意弄破水泡,以免造成更大範圍的刺激性皮膚炎。

    本著醫師專業的社會責任,藉由皮膚專家健康網站的設立 提供更貼近民眾對於肌膚照顧資訊的需求
    本網站由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建置